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心肌梗死中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引用本文:张 敏 综述,邓南伟 审校.心肌梗死中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1(5):81-84.
作者姓名:张 敏 综述  邓南伟 审校
作者单位: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
摘    要:从1972年Kerr等1]第一次提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以来,对其研究已经延伸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对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因有三:一是凋亡过程短暂,不易发现(持续约1~3h);二是方法学限制性;三是低估凋亡在心脏病中的作用.而今,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凋亡现象伴随于心血管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过程,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中普遍存在着凋亡现象.1989年,Nepomniashchikh2]在观察饥饿性心肌萎缩超微结构时发现:心肌细胞结构蛋白合成降低,细胞数减少,但不伴有细胞核相应的成比例的减少,由此初步提出饥饿性心肌萎缩是由细胞凋亡所致.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综述文献
修稿时间::1999-06-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