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丹参酮ⅡA对雷帕霉素诱导自噬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EMT的影响
引用本文:韩昭,高艳玲,李志锋,张建忠,张伶,刘钊,徐艳艳,李小静.丹参酮ⅡA对雷帕霉素诱导自噬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EMT的影响[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2,29(4):291-298.
作者姓名:韩昭  高艳玲  李志锋  张建忠  张伶  刘钊  徐艳艳  李小静
作者单位:1.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邯郸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北邯郸0560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D2020305)
摘    要: 

目的 通过建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自噬水平改变对与之共培养的A375细胞的体系,进一步明确TAMs自噬在调控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PMA和IL-4相继作用于人单核细胞THP-1 72 h诱导其成M2型,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鉴定M2表面CD68、CD204、CD206等标志性分子表达情况,鉴定TAMs极化效率。用自噬调节剂雷帕霉素干预TAMs(M2) 24 h,去除自噬调节药物的干预48 h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以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LC3-Ⅱ和Beclin-1表达,确定药物干预后的TAMs自噬水平。将雷帕霉素干预后的TAMs与人黑素瘤A375细胞进行非接触共培养,48 h后加入不同浓度TanⅡA 1 mg/L(低浓度)组、4 mg/L(高浓度)组,继续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A375细胞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检测A375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结果 人单核细胞THP-1经PMA和IL-4先后作用共72 h后,细胞状态由半悬浮变为贴壁,经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2表面CD68、CD204、CD206的表达较M0组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自噬调节剂雷帕霉素干预TAMs 24 h后,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Ms和A375细胞非接触共培养48 h后,不同浓度的TanⅡA作用于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相对于空白组,TanⅡA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Beclin1、LC3-Ⅱ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N-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TanⅡA低浓度组和TanⅡA高浓度组处理后的A375细胞,其迁移、侵袭能力均有所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帕霉素可以诱导TAMs发生自噬,TanⅡA可以抑制自噬TAMs与之共培养的黑素瘤A375细胞的EMT过程,从而抑制其侵袭和转移。



关 键 词:TAMs  自噬  皮肤黑素瘤  丹参酮ⅡA  EMT  
点击此处可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