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杜仲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引用本文:李雪营,林先燕,孙晓惠,赵鸿宾,魏学军.杜仲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19(3).
作者姓名:李雪营  林先燕  孙晓惠  赵鸿宾  魏学军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对杜仲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杜仲加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生品比较,传统"发汗"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发汗"加工方法差异显著(P﹤0. 05或P﹤0. 01)。与传统"发汗"加工方法比较:阴至半干后"发汗"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显著(P﹤0. 05);晒至半干后"发汗"、烘至半干后"发汗"、煮后"发汗"和蒸后"发汗"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 01)。结论临床应用以杜仲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为主时,建议采用蒸后"发汗"加工方法的制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