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中医思维的培养
引用本文:张谨枫,徐丹,何艺娟,袁磊,李怡萱,江雪纯,戴豪泽.浅析中医思维的培养[J].中医药通报,2022,21(10):25-28.
作者姓名:张谨枫  徐丹  何艺娟  袁磊  李怡萱  江雪纯  戴豪泽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江苏省太仓市科技计划(No.TC2020JCYL13);苏州市民生科技计划(No.SYSD2020200)
摘    要:中医诊疗的特色优势在于中医思维,而中医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思维的组成部分和有机统一,是独特的人文和生命医学模式。在医学生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树立中医思维与强化临床技能同样重要。本文针对中医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学情现状和心理特点,认为对中医思维的培养要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夯实中医基本功、用中医药的思维发展和评价中医,在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勤求古训,重视经典学习,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取象比类等思维融入诊疗过程中,以培养辨证施治能力为导向和目标。此外,还应为学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机会,使其学有所用,并能持续学习和反思,以促进中医的继承和创新。

关 键 词:中医思维  文化自信  辨证论治  中医经典  自我实现
收稿时间:2022/4/22 0:00:00
修稿时间:2022/11/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