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姓名:冯照明  吕子鑫  刘英琦  魏延涛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核磁共振科
摘    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5月—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核磁共振平扫,对以上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顶叶、丘脑、基底、小脑、脑干病灶检出率方面,核磁共振分别是8.00%、10.00%、30.00%、23.00%与29.00%,CT检查分别是8.00%、9.00%、5.00%、5.00%与10.00%,两种检查方法在顶叶及丘脑病灶检出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核磁共振基底、小脑及脑干病灶检出率比CT检查高,差异均显著(P<0.05)。梗死大小和检查时间方面,核磁共振梗死大小比CT检查小,而检查时间比CT检查长,差异明显(P<0.05);影像学扫描病灶特征:大部分病变形态呈小圆、长圆形或者斑点,图像总无法清楚显示病灶边缘,而且未见典型占位效应。密度信号方面,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两者之间差异明显,核磁共振检查下信号整体以等长/稍长的T1信号,长T2信号,而T2 FLAIR及DWI序列信号则以高信号呈现出来。结论: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位置,但是由于检查费用高,检查时间长,所以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从而更好的判断疾病。

关 键 词: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