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军杰,钟炎平,毛静,刘鑫华,李姗,刘园园,雷旭,雷飞飞,雷雨,郭鹏,胡波,刘志新,谭华炳.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再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5):63-69.
作者姓名:杨军杰  钟炎平  毛静  刘鑫华  李姗  刘园园  雷旭  雷飞飞  雷雨  郭鹏  胡波  刘志新  谭华炳
作者单位:1. 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人民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3.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4. 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5. 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02066);;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Q20142106);;2021年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计划(2021K65);
摘    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DPMAS)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6例HBV-ACL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E组(44例)、PE+DPMAS组(69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抗病毒、促肝细胞再生等内科综合治疗,PE组及PE+DPMAS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PE、PE+DPMAS。统计各组治疗前后乙肝DNA(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甲胎蛋白(AFP)。根据TBIL、ALB、Scr、INR、AFP数据,应用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TACIA评分公式,计算各组治疗前后TACIA评分。结果:PE组、PE+DPMAS组治疗后TBIL、DBIL、IBI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甲胎蛋白  TACIA评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