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摘    要: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静态调强放疗(s-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三种放疗技术的靶体积、正常组织保护及跳数。方法:选择24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将其分为3D-CRT组、IMRT组、VMAT组,每组8例。靶区覆盖指标包括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包括膀胱、小肠、结肠、双侧股骨头。结果:IMRT组和VMAT组平均PTV剂量均高于3D-CRT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亦均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和VMAT组膀胱、小肠、结肠的Dmax、V40均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D-CRT组比较,IMRT组和VMAT组均能降低双侧股骨头的Dmax、V30、V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RT组比较,VMAT组能进一步降低小肠的Dmax与双侧股骨头的Dmax、V30、V40(P0.05)。VMAT组和IMRT组的机器跳数均高于3D-CRT组,且IMRT组高于VMA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能提高靶区的剂量覆盖、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在保护小肠和双侧股骨头方面,VMAT优于IMRT,而且VMAT需要的治疗时间更短,有利于精确放疗和保护直线加速器,今后VMAT将广泛应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放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