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不同针刺方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恢复的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廖少钦,江 征,卓丽萍,黄赛娥. 穴位不同针刺方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恢复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0(5): 467-471 |
| |
作者姓名: | 廖少钦 江 征 卓丽萍 黄赛娥 |
| |
作者单位: |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3317)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穴位不同针刺方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恢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手针(AC)组、电针(EA)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假穴位刺激(Sham)组4组,每组各30例,所有的病例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手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手法针刺治疗,电针组则增加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则增加肌电刺激,治疗假穴位刺激组则接受假刺激治疗,穴位统一选择"曲池"和"外关"两穴,1次/d,30min/次,5d/周,共4周。所有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FMU)、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FMU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FMU和MBI评分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手针组、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和假穴位刺激组相比,三组疗效指标FMU和MBI的前后变化值明显优于假穴位刺激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比电针组、手针组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指标FMU值更明显(P0.01),而电针组和手针组相比较,电针组比手针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指标FMU值更显著(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手针和电针三组在改善患者ADL能力疗效指标MBI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种穴位不同针刺方式均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运动功能和促进ADL能力的恢复,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了电刺激和患者主动运动模式,比针刺刺激更有利于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
|
关 键 词: | 穴位;针刺;脑卒中;手功能;康复 |
收稿时间: | 2014-06-26 |
Effects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ways on the recovery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hand function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different acupuncture way stroke hand function recovery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