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手法结合运动干预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21例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林伟锋,赵家友,李黎,田强,李振宝,吴山.手法结合运动干预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21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6,48(2):117-120.
作者姓名:林伟锋  赵家友  李黎  田强  李振宝  吴山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013KT1309/20131201)
摘    要: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运动干预治疗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将4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法组和运动组。手法组予手法联合运动干预方案进行治疗,运动组单纯进行运动干预。每3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均行脊柱全长位检查,测量Cobb角,总共随访5次。使用Cobb角数值来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畸形水平。结果:2组患者的Cobb角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减小。手法组第6、9、12、15月随访时的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第9、12、15月随访时的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9、12、15月随访时的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Cobb角呈线性下降,而运动组则呈曲线下降,下降速率较手法组慢。手法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结合运动干预对于控制青少年特发脊柱侧弯的进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青少年    手法    运动干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