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0Co 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合表达模型的建立
引用本文:李爽,封江彬,陆雪,田梅,刘青杰.60Co 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合表达模型的建立[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8,38(4):241-246.
作者姓名:李爽  封江彬  陆雪  田梅  刘青杰
作者单位: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100088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593,81573081)
摘    要:目的 探讨基因组合表达模型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0~8 Gy 60Co 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个辐射敏感基因表达变化,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基因组合表达模型;双盲法验证模型估算剂量的准确性。结果 照后6和12 h,10个辐射敏感基因的表达水平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2=0.61~0.97,P< 0.05);TNFSF4、PHPT1和FDXR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照后6 h,PCNA、CCNG1、TNFSF4、PHPT1、GADD45A和FDXR建立的基因组合表达模型R2为0.88(F=54.8,P<0.001);照后12 h,PCNA、CCNG1、TNFSF4、MDM2、GDF15和TNFRSF10B建立的基因组合表达模型R2为0.82(F=42.767,P<0.001);各时间点基因组合表达模型估算的受照剂量均接近于真实照射剂量。结论 基因组合表达模型具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基本条件。

关 键 词:基因表达  生物剂量计  电离辐射
收稿时间:2018/1/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