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分析的退行性腰椎后凸患者手术前、后椎旁肌肉功能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李永忠,朱一霄,陈文君,戴洁,周玲,李建华.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分析的退行性腰椎后凸患者手术前、后椎旁肌肉功能变化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18,40(4):290-295.
作者姓名:李永忠  朱一霄  陈文君  戴洁  周玲  李建华
作者单位:310000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李永忠、陈文君、戴洁、周玲、李建华);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朱一霄)
摘    要:目的 观察退行性腰椎后凸畸形(LDK)患者手术前、后椎旁肌肉表面肌电(sEMG)信号特征。 方法 共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LDK患者30例,均给予椎弓根减压截骨术治疗。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sEMG技术评估患者椎旁肌肉肌电变化情况,分析患者弯腰抬物过程中椎旁肌平均肌电值(AEMG)及平均功率频率斜率(MPFs)变化,并与同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 术前LDK组患者在静态站立时,其椎旁肌AEM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前LDK组患者在躯干伸展时,其L1-2节段椎旁肌AEM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此时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DK组L4-5节段椎旁肌AEM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前LDK组患者抬物保持阶段其椎旁肌MPF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显著高于术前水平,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LDK患者存在明显椎旁肌肉无力及严重疲劳,椎弓根减压截骨术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椎旁肌肉功能状态。

关 键 词:腰椎退行性后凸    表面肌电图    神经肌肉功能    椎旁肌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paraspinal muscles among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kyphosi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bstract:
Keywords:Lumbar degenerative kyphosis    Kyphosis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Neuromuscular function    Paraspinal muscles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