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引用本文:魏福生,马龙先.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5):81-83.
作者姓名:魏福生  马龙先
作者单位:[1]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2005级,南昌330006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昌330006
摘    要: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病人,ASA I~Ⅱ级,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所有病人均先采用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双肺通气30分钟后转为单肺通气,OLV期间在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3组:小潮气量快频率组,常规潮气量组(B组),大潮气量慢频率组(C组),每组病人分别于OLV前,OLV后30 min、OLV后60 min、OLV后120 min(分别称为T1、T2、T3、T4)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结果 OLV后各组间PO2差异无显著性.单肺通气后C组Ppeak及Raw值最大、显著高于A、B组(P<0.05),与T1相比较显著增高P<0.05,OLV后C组PaCO2低于A、B组(P<0.05).OLV后A组Ppeak及Raw最小,但OLV后A组PaCO2比其它两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PaCO2还有升高趋势.OLV后B组Raw高于A组(P<0.05),但B组Raw保持在20 cmH2O·L-1s-1左右的正常水平,Ppeak为22.00 cmH2O左右,OLV后B组获得较好的通气效果,PaO2、SpO2、及PaCO2均较满意.结论 单肺通气时采用常规潮气量组(VT=10 mL/kg,f=12次/min)对血气的影响相对其它两组小,Ppeak及Raw保持在合理水平,是较为合适的通气方式.

关 键 词:单肺通气  呼吸参数  呼吸力学  血气  单肺通气  呼吸参数  呼吸力学  通气方式  合理水平  通气效果  趋势  延长  通气时间  最小  显著增高  比较  差异  结果  气道阻力  气道峰压  同时监测  血气分析  动脉血  别称
文章编号:1000-2294(2007)05-0081-03
修稿时间:2007-05-1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