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生素与伪膜性肠炎
引用本文:谢文元.抗生素与伪膜性肠炎[J].日本医学介绍,1986(2).
作者姓名:谢文元
摘    要:Bartlett 氏将伪膜性肠炎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93年Finney 最初报告伪膜性肠炎开始,至抗生素在医学临床使用为止。这个时期,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外科手术,病变部位在大肠和小肠,推断局部缺血是发生原因,预后不良。第二个时期:从抗生素出现以后至六十年代后半期为止。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抗生素,特别是氯霉素、四环素、新霉素。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变部位在大肠和小肠,采用粪便培养和细菌染色来诊断,用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第三个时期:从七十年代后半期至现在。这个时期与第二个时期相同,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抗生素,特别是由于氯林肯霉素、洁霉素而引起。1979年以后,虽然由于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的使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