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上) |
| |
作者姓名: | 那开宪 余平 田娟 |
| |
作者单位: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 2. 中国民航总医院,北京,100025 3. 北京京棉集团总医院,北京,100025 |
| |
摘 要: | 当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成为全世界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死亡率几乎与恶性肿瘤相似,男性1年生存率为57%,女性为64%,5年后男性为25%,女性为38%,而且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近10年来,人们认识到CHF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对心脏及血管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致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增加心肌间质纤维化,促进心脏扩大和重塑,导致心脏功能恶化,而恶化的心脏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认识到心脏重塑所致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是CHF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对心脏重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CHF治疗的目标应当是限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同时对心脏重塑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治疗。故治疗CHF应从以往传统的“强心、利尿、血管扩张、限制钠盐”的“四联疗法”为CHF的基础治疗策略转变为“阻止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保护已受损心肌细胞”的治疗策略,从而从根本上治疗CHF,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
关 键 词: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肌细胞坏死 心肌间质纤维化 血流动力学异常 过度激活 病理生理改变 直接毒性作用 |
文章编号: | 1008-1089(2005)04-0048-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