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阴阳学说与《内经》脉诊体系结构的确立
引用本文:关晓光,黄寅焱,李红珠.阴阳学说与《内经》脉诊体系结构的确立[J].中华中医药学刊,1996(4).
作者姓名:关晓光  黄寅焱  李红珠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 150040,哈尔滨 150040,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阴阳”观念的产生可谓古远,大约在殷商时期便出现了“阴”与“阳”二字。《说文解字》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相反,阳则为“高,明也”。古人经过长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发现宇宙间有许多事物或现象总是成对、对偶的,如日与月、天与地、冷与暖、上与下、左与右、明与暗、高与低、长与短、男与女等,并逐渐体会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便是阴阳学说思想的萌芽。《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用阴(- -)和(——)推演宇宙万物的变化。《内经》具体应用和发挥这一思想,

关 键 词:阴阳学说  《内经》  脉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