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年我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使用的横断面调查
引用本文: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孙立忠,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2006年我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使用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1).
作者姓名:司天梅  舒良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孙立忠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作者单位:1. 10019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2.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3. 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科
4.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
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
6.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7.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8. 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
9. 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
10.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摘    要: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我国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选择760例年龄16~6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双相障碍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调查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结果 (1)760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329例(43.3%);住院患者为431例(56.7%);男436例(57.4%),女318例(41.8%),缺失6例(0.8%)数据.(2) >2/3的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481例,63.3%)、活动增多(513例,67.5%)及思维奔逸(436例,57.4%),162例(21.3%)患者以抑郁表现为主,60例(7.9%)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8例(6.3%)患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住院患者处于急性治疗期、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并且功能损害更严重.(3)671例(88.3%)患者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主要是碳酸锂和丙戊酸盐;593例(78.0%)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按照使用频率高低前5种药物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奎硫平和氟哌啶醇;142例(18.7%)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治疗,其中78例(63.4%)选择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4)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患者(87.0%vs 66.3%,x2=46.835,P=0.000),门诊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住院患者(22.5% vs 15.8%,x2=5.538,P=0.019).(5)606例(79.8%)的患者联合2种或3种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双相抑郁发作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为主.(6)患者对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的选择受不同临床症状的影响(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以联合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及联合抗抑郁药分别是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治疗药物选择主要受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关 键 词:双相情感障碍  抽样研究  处方  药物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reatment patterns of bipolar disorders in China in 2006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