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白内障是人类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眼科学界对白内障的研究目前已经历了 1 0 0余年的历史 ,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达成共识。近年来 ,有关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方兴未艾 ,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点、生物化学特征、凋亡基因遗传调控、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一些眼科学者在离体动物实验中发现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在白内障形成的早期起着重要作用 ,推断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是所有人类和动物非先天性白内障形成共有的细胞学基础 [1-3 ] ;Majima等也在白内障的混浊区域发现有凋亡细胞的存在 [4] 。由此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与白内障的发生关系密切。1 晶状体上皮细胞 ( LEC)凋亡的形态学特点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及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时发现 ,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规则 ,细胞膜结构清晰 ,相邻细胞及晶状体囊皮细胞结合紧密 ,细胞质及染色质均匀无凝缩 ;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见凋亡细胞 ,这些凋亡细胞与相邻细胞及晶状体囊膜疏松结合 ,细胞外形不规则、扭曲 ,表面微绒毛消失 ,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有膜包被的凋亡小体 ,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在核膜周围 ,细胞质浓缩 ,但细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