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肇庆巴戟天两种种植模式的植物学性状及药效成分研究
摘    要:目的:为促进岭南中药材巴戟天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巴戟天"高产、优质、增效、生态"的现代中药种植模式。方法:科学应用比较分析法,对肇庆市德庆金山茶场巴戟天两种种植模式基地开展实地调研。结果:肉桂林下种植巴戟天的基地,土壤有效矿质营养与有机质含量低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20%~23%,但肉桂林基地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较好,伴生植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提高了林下巴戟天抵御风害或寒潮的能力。植株的茎、叶部形态指标优于坡地连片种植,根部结薯量大,肉质根肥厚,根肉淡紫红色或淡紫色,木心小。检测巴戟天多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等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表明,肉桂林下收获巴戟天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坡地连片种植(P0.05或P0.01),符合中国药典对巴戟天的要求。结论:肇庆巴戟天应用肉桂林下套种的种植模式,较合理解决了坡地连片种植带来的潜在山地环境破坏问题,并且提高了巴戟天的亩产量及其药效品质,为促进南药巴戟天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参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