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
| |
作者姓名: | 于峥嵘 石旭东 李淳德 朱天岳 刘宪义 杨昕 孙浩林 |
| |
作者单位: | 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于峥嵘、李淳德、朱天岳、刘宪义、杨昕、孙浩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石旭东) |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支架注入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转子间骨缺损后骨质量的局部改善情况。方法 制备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将干细胞与该支架共同培养。40 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势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缓冲液组、细胞组、微球组、细胞+微球组,每组8只,于股骨转子间用电钻制作骨缺损,每侧注入不同材料约30 μl。术后1个月和3个月每组各处死4只大鼠,取股骨标本用骨密度仪和Micro CT测定转子间骨密度、骨小梁结构。结果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体外培养7d, 扫描电镜发现细胞在支架表面黏附、增殖良好。将不同材料分别植入大鼠骨缺损部位,术后1个月,各组转子间骨矿含量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微球组骨小梁厚度高于缓冲液组和微球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高于细胞组和 微球组,骨小梁分离度与对照组、缓冲液组和微球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细胞+微球组转 子间骨矿含量有高于缓冲液组和微球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D高于对照组、缓冲液组、细胞组和微球组;骨小梁厚度高于对照组、缓冲液组、微球组和细胞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高于对照组和缓冲液组,骨小梁分离度与对照组、缓冲液组、细胞组和微球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质疏松部位植入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 PLGA微球1个月,即可修复骨质疏松部位骨缺损;3个月,可改建骨质疏松部位骨小梁结构,提高骨质量。
|
关 键 词: | 骨质疏松 骨髓祖代细胞 微球体 |
收稿时间: | 2014-01-09;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骨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骨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