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
引用本文:何晓波,景亚青,李克秋,赵玉霞,杨彩红,杨巧云,邱兴华,李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1(1):1-5.
作者姓名:何晓波  景亚青  李克秋  赵玉霞  杨彩红  杨巧云  邱兴华  李光
作者单位:何晓波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景亚青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李克秋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赵玉霞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杨彩红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杨巧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刺激与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 邱兴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刺激与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 李光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17709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ZCZDSY03400)
摘    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1月,检测某电子垃圾处理区域居民(暴露组,n=23)及非暴露地区居民(非暴露组,n=25)外周血POPs含量。以RNA测序比较两组血样中DNA损伤修复通路中126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暴露组人群外周血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BDEs)、得克隆(DP)的含量高于非暴露组;17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NEIL3、EXO1、MAPK12、TP73表达出现统计学差异。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9个基因下调,8个基因上调。MAPK12、EXO1、NTHL1、GADD45G、RAD51、RAD51B仅在女性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间出现差异;而RAD54L、DMC1、BBC3、UNG、XRCC6BP1、TP73仅在男性出现差异表达。结论本次调查的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外周血POPs含量高于非暴露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机体对POPs所致DNA损伤的应答机制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关 键 词:电子垃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DNA损伤修复基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