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odopla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引用本文:谢立簃,鲍旭辉,林晨,王征,张静,樊旼.Podopla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357-360.
作者姓名:谢立簃  鲍旭辉  林晨  王征  张静  樊旼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上海,20003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NC 27710, USA;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上海,200032;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肝胆胰肿瘤专科,上海,201321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01896)资助Supported by Pujiang Talent Program
摘    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肺癌确诊人数达73.3万,因肺癌导致死亡的患者有61万。目前,用于肺癌诊治的医疗费用成倍增长,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WHO根据生物学行为、治疗以及预后等因素,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其中NSCLC占80%以上[1]。在NSCLC中,约65%的患者在首诊时已经发生了局部进展或者远处转移,转移性NSCLC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期只有1~2年[2],而相对于 SCLC,NSCLC 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化疗和放疗都较不敏感,即使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厄洛替尼或贝伐单抗等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往往也只是初期疗效较为显著而已,几个月后多由于肿瘤细胞演化出不同的代谢旁路而逐渐耐药进而失去作用[3-4]。因此,提高转移性 NSCLC的疗效已刻不容缓,亟需新疗法来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单克隆抗体尤其是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多种与肿瘤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靶向疗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临床资料阐明特异性肿瘤抗原podoplanin(PD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联,证实PDPN是一个新的、较为可靠的肺癌治疗靶点,从而为将来非小细胞肺癌中各类新型生物靶向疗法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潜在特异性治疗靶位。

关 键 词:  非小细胞肺  podoplanin  淋巴结转移  预后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