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庞刚 肖泉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宁市,530021 |
| |
摘 要: |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30%~70%,常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积血较厚的区域,可表现为局限性、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损害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其中有20%~30%可造成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和脑梗死,又称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
关 键 词: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文章编号: | 0253-4304(2007)06-0853-03 |
修稿时间: | 2007-02-252007-04-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