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此综述值得商榷 评“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艺勇.如此综述值得商榷 评“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1982(12).
作者姓名:艺勇
摘    要:<正> 贵刊1982年第7期发表张年顺等撰写的“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 (以下简称“张文”)一文,有职下几点值得商榷。一、题文不符“张文”标题很明确是“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气虚发热”是病证名,《中医辞典》已作了解释,是“泛指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而致的虚热。多由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症见身热心烦,自汗恶寒,头痛体倦,懒于言语,动作则气喘乏力,脉洪大而虚等。治宜甘温之剂以培补中气。用补中益气汤,或用八珍汤加减。”脉因证治清清楚楚,中医界对此并无争议。有争议者乃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到的“阴火”以及“甘温能除大热”等问题。《中医杂志》自1961年4月就这些问题发表争鸣文章,一直持续了两年多。“张文”对那时争鸣的文章基本上引用了,并专立阴火问题、甘温除热问题、补中益气汤问题进行综述。所列举的44篇文章,基本上是这些方面的内容。故用“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为题来说明“阴火”,“甘温除热”等问题的探讨是不适宜的,从根本上讲是题文不符。二、前后矛盾由于“张文”选题概念不清,必然带来前后文的矛盾。在“发热机制问题”中,认为“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正好郁遏下焦阳气的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