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6 腹膜后间隙向内侧通连的应用解剖
作者姓名:姜苏明  高贤华  雷清芳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515031
摘    要:<正>在30具成人尸体制成的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上(其中8具为肾周间隙灌注后制成的,6具为肾周间隙灌注并作CT扫描后制成的断面标本,断面厚约1.00cm),观察了腹膜后间隙向内侧通连的情况,结果如下:1.肾旁后间隙向内侧的延伸随肾后筋膜内侧端附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肾后筋膜内侧端附着点变化在腰方肌稍外侧的腹横筋膜和腰大肌后外侧部的筋膜之间,但集中附着在腰方肌外侧3/4的筋膜上,在肾门和肾下极平面分别占80%和90%左右.2.两侧肾周间隙完全不通者占30%左右,而通连者约70%,前者的肾前筋膜向内侧与腹部大血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紧密连接,后者的肾前筋膜向内侧经肾血管和腹部大血管的前方与对侧同名筋膜延续,与血管间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填充.在70%的连通中,肾门平面连通的为100%,L_3~5单面的占16%,另有8%可在Th_(11~12)平面,主动脉裂孔的前上方经膈前方通连,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之间的区域由于有大量致密结缔组织、神经丛和节的存在以及肾前筋膜与此的紧密连接,为不能通连区.3.肾旁前间隙在胰平面因胰在腹后壁的横垮可两侧通连,但间隙灌注显示灌注剂多局限在灌注侧.在联平面以下,两侧间隙由于肠系膜根在腹后壁的附着而被阻隔.熟悉腹膜后间隙的内侧延伸和通连情况,对腹膜后间隙疾患尤其积液的诊治具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