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升平,张昌卿,冯凯涛,吴秋良,石明,陈敏山,李锦清.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2):77-81.
作者姓名:李升平  张昌卿  冯凯涛  吴秋良  石明  陈敏山  李锦清
作者单位: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广州市,510060
2.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室,广州市,510060
3.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广州市,510060
基金项目:本文课题受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基金资助(编号:96-907-03-02)
摘    要:目的:检测肝癌亚临床转移灶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55例肝癌手术切除村本瘤外肝实质内亚临床转移灶;LSAB(Labelled 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微血管密度。结果:全组36例(65.5%)瘤外肝组织内存在亚临床转移灶。肝癌亚临床转移灶与年龄、性别、AFP浓度、Edmondson分级、HBsAg等无关(P>0.05)。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大于3cm、微血管密度高者亚临床转移灶多见。亚临床转移灶距原发肿瘤边缘的最大距离超过1cm者为42.0%(15/36),超过1.8cm者为8.0%(3/36),最远者达3.5cm。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复发率(69.4%)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29.4%)高(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和50.0%,无亚临床转移灶者分别为84.2%和57.9%,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亚临床转移灶者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52.8%,33.3%)较无亚临床转移灶者(94.7%,63.2%)低(P<0.01)。结论:肝癌亚临床转移灶的发生率较高,肿瘤内丰富的新生微血管是肿瘤发生肝内亚临床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病理大切片检测肝癌手术标本内亚临床转移灶可能是预测肝癌预后重要的病理学指标。

关 键 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亚临床转移灶  微血管密度
文章编号:1000-8179(2002)02-0077-05
修稿时间:2000年11月7日

Study of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icrometasta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