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
引用本文:应佳云,张铮铮,陆国平.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在危重患儿的应用情况[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13(3):185-189.
作者姓名:应佳云  张铮铮  陆国平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20113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200233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第三代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7月3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PICU的连续病例。以入PICU后第1个12 h病例资料中最异常记录值行PCIS和PRISMⅢ评分。以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转出组和自动出院组;以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自动出院组患儿于出PICU 后28 d行电话随访,病死组+自动出院组死亡亚组为死亡组;转出组+自动出院组存活亚组为存活组。从病史中截取患儿年龄、入院前状态、入PICU时疾病、患儿来源、主要病因、在PICU是否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PICU住院时间等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两种评分系统各指标对结局的预测作用。结果:685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①根据出PICU结局,分为病死组100例,转出组442例,自动出院组143例;转出组与病死组或与自动出院组,在年龄、入院前状态、住PI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或与自动出院组比较的入院前心肺复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组与转出组比较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转出组与自动出院组比较时病因为创伤、肿瘤和其他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根据出PICU后28 d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n=218)和存活组(n=567),其中,自动出院死亡亚组118例,自动出院存活亚组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CIS评分中的呼吸、收缩压、pH、PaO2和肌酐/尿素氮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ISMⅢ评分中的收缩压、pH、酸中毒、PaO2、PaCO2、CO2总含量、血尿素氮、PT/APTT、PLT计数和神志状态在死亡和存活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S和PRISMⅢ均适用于我国PICU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预后,其中收缩压、pH对预测死亡和存活结局作用较大。

收稿时间:2018-03-20
修稿时间:2018-06-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