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验案二则
引用本文:王晓畅,杨丽珍,陈鹏.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验案二则[J].环球中医药,2023(7):1428-1431.
作者姓名:王晓畅  杨丽珍  陈鹏
作者单位: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一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LBH-Q08016);
摘    要:抽动障碍属中医“瘛疭”“肝风”“痉证”等范畴,病情迁延,时发时止,呈“发作→缓解→平稳→再发作→再缓解”的过程,这与伏邪致病的发病特点相吻合,推测瘀血内伏是抽动障碍的潜在致病因素。瘀血内伏于经脉,又由外感或情志等因素引动肝风,内外合邪,而致抽动。伏瘀与肝风互结,变幻多端,凝滞留恋,使抽动反复迁延。本文以血虚血瘀,肝亢风动证和肝风内动,痰瘀互结证2个证型为例,展示了以“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抽动障碍的确切疗效。案1患儿久病血虚致血瘀,经情绪刺激引动伏瘀,肝风内动而致抽动,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兼以平肝安神药物,在养血祛瘀的基础上平肝息风,镇静安神。案2患儿抽动日久,缠绵难愈,病情较重,病机演变复杂,肝风内动,气机逆乱,痰瘀互生,阻滞经脉清窍,引起抽动,治疗以定痫丸为基础,祛瘀化痰,平肝息风,抽动缓解后以调理脾胃之法扶正以固本。基于瘀血内伏理论,治疗时在调节脏腑机能的基础上施以化瘀药,能明显减少抽动复发。

关 键 词:瘀血内伏  伏邪  儿童抽动障碍  肝风内动  血虚血瘀  痰瘀互结  临床经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