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调和肝脾方改善睡眠的时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引用本文:孙道涵,李蜀平,廖磊,刘魁英,刘东平,刘倩,刘清泉,朱雪琦.调和肝脾方改善睡眠的时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7).
作者姓名:孙道涵  李蜀平  廖磊  刘魁英  刘东平  刘倩  刘清泉  朱雪琦
作者单位:北京市卫生局临床药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摘    要:目的研究调和肝脾方改善睡眠的时效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将体质量20~22 g ICR雄性小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调和肝脾方中剂量组40只和调和肝脾方高剂量组40只,调和肝脾方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调和肝脾方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调和肝脾方中、高剂量组分别于干预3,5,7,9 d给药1 h后各随机取10只,分别腹腔注射40 mg/kg(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溶液,记录小鼠的睡眠潜伏期以及睡眠时间。实验二:分组及干预方式同实验一,调和肝脾方中、高剂量组分别于干预3,5,7,9 d给药30 min后各随机取10只,分别腹腔注射30 mg/kg(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溶液,计算入睡率。实验三:将体质量20~22 g ICR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调和肝脾方中剂量组、调和肝脾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调和肝脾方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调和肝脾方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于末次灌胃30 min后,将各组小鼠直接断头处死,检测皮质、下丘脑、海马体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调和肝脾方中、高剂量组灌胃5,7,9 d的睡眠潜伏期均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调和肝脾方中剂量组灌胃7,9 d和调和肝脾方高剂量组灌胃5,7,9 d的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调和肝脾方中剂量组灌胃5,7,9 d和调和肝脾方高剂量组灌胃3,5,7,9 d的小鼠入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调和肝脾方中剂量组海马体DA、NE含量和皮质NO、DA、NE、NOS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调和肝脾方高剂量组皮质NOS、NE含量和丘脑NO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调和肝脾方改善睡眠的作用呈现一定的时效关系,其给药5 d起效,最佳给药时间为7 d。调和肝脾方改善睡眠的作用与调节中枢神经递质DA、NE及NO含量相关。

关 键 词:调和肝脾方  睡眠  时效关系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一氧化氮

Study on the time-effect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decoction for regulating liver and spleen for improving sleep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