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市房山区1958—200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引用本文:崔兰梅,邓雅丽,于海柱,项娜,李丽丽.北京市房山区1958—200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17(2):119-121.
作者姓名:崔兰梅  邓雅丽  于海柱  项娜  李丽丽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488
摘    要:目的分析48年来北京市房山区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探讨房山区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房山区1958—200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房山区1958—2006年共发生猩红热3527例,平均发病率11.27/10万,死亡5例,病死率0.14%,发病率最高达65.17/10万。1980年代中期以前曾经有过较大强度的流行,1980年代中期以后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基本在10.00/10万以下。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冬春季为主;平原发病高于山区、半山区;发病人群集中在0~19岁,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进入1990年代后房山区猩红热发病年龄以及职业构成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及幼托儿童发病人数较以往增多(P〈0.001)。结论房山区猩红热流行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采取以少年儿童为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

关 键 词:猩红热  流行特征  防治
文章编号:1671-4199(2008)02-0119-03
修稿时间:2007年7月23日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Scarlatina in Fa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from 1958 to 2006
Institution:CUI Lan-mei, DENG Ya-li,YU Hai -zhu,et al. (Fangsh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carlatina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