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膜样痛经中医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曹慧,卢苏.膜样痛经中医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7,38(11):77-78.
作者姓名:曹慧  卢苏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摘    要:膜样痛经是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孕激素分泌功能低下,致子宫内膜分泌不佳不能分解而呈整快排出,及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过强,或不协调收缩引起.以经行腹痛剧烈,甚至发生痛厥,直到子宫内膜呈大块腐肉样物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育.本病属于功能性痛经范畴.归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源于先天禀赋薄弱或房劳多产,绝大多数属肾虚血瘀,在妇科临床中并不鲜见,且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温经助阳、活血化瘀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已经证实对膜样痛经有着可靠的疗效.兹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综述如下.

关 键 词:膜样痛经  中医药疗法  综述  膜样痛经  中医治疗  现状  临床疗效  病例观察  方法  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  妇科临床  肾虚血瘀  先天禀赋  中医学  范畴  功能性痛经  影响  程度  妇女  未婚  疼痛  经血
收稿时间:2007-05-28
修稿时间:2007年5月28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