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有毒中药的毒效关系研究
作者单位:;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
摘    要:中药物质基础和体内过程的复杂性,使中药药理和毒性效应及其两者的关系转换研究成为中医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制约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瓶颈。中药毒-效关系研究的难点主要来自中药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复合作用的整体性特点,中药的活性或毒性物质各种成分之间角色转换,相互制约,与人体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的复杂作用系统,决定着中药"毒-效"整合分析研究必须牢牢把握其作用的调整转换特征,这种特征本质上体现为中药复方进入机体后会发生治疗效应和毒性效应的关系转换,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中药"毒-效"整合分析研究不能仅限于复方本身,而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药"毒-效"关系的科学内涵。目前在中药"毒-效"整合分析方法学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中药炮制减毒增效、中药配伍减毒增效、中药毒性物质基础辨析、中药毒性成分体内过程探寻,中药毒性机制揭示等。多采用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网络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研究团队针对中药长期使用毒性发生的隐匿性、难以预测性,"毒-效"物质的难以确定性,安全用药剂量的模糊性,毒性机制的复杂性和个体体质差异的特殊性等关键科学问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参附方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常规毒理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从核受体-药物代谢酶(PXR-CYP3A)等角度,将参附方的"毒-效"关系分别与药物煎煮方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进行"量-毒-时-效"整合分析,通过探讨该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和毒性机制的变化,阐明参附方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揭示PXR-CYP3A在参附方"毒-效"关系转换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中药"毒-效"整合分析研究提供新靶点,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中药  毒效关系  参附方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