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ALK\ROS1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蝎型探针扩增阻滞突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RMS-QPCR)检测NSCLC石蜡组织标本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状态,同时分析EGFR、ALK、ROS1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样本类型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96例NSCLC中EGFR、ALK、ROS1突变率分别为54. 08%(106/196)、3. 57%(7/196)、3. 06%(6/196); EGFR突变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史和组织学类型有关,多见于女性(59/82,71. 95%)、无吸烟史(84/137,61. 31%)、腺癌患者(99/168,58. 93%)(P0. 01); ALK基因融合状态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和标本类型均无关(P0. 05); ROS1基因融合状态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 01),多见于年龄≤60岁患者10. 71%(6/56),而与性别、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和标本类型无关(P 0. 05)。结论EGFR、ALK、ROS1基因同步检测,有助于筛选靶向治疗对象,指导临床用药,实现精准治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