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自杀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引用本文:郭乐倩,潘子赟,李继超,贾茜,张欣,黄俊平.大学生自杀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37-1840.
作者姓名:郭乐倩  潘子赟  李继超  贾茜  张欣  黄俊平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300070
摘    要:了解天津市在校大学生自杀和心理控制源现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天津市l 162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流行状况,采用Levenson's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IPC量表)评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分布状况.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29.5%,6.4%和2.1%;多维度心理控制源3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心理控制源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内控性得分高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保护因素,而机遇、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心理健康状况差是自杀尝试的唯一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较高.预防大学生自杀要着重考虑加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内控性心理控制源,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

关 键 词:自杀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Suicide,locus of control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学校卫生》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