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矢状位平衡与髋臼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彭大霖,郑欣,闫梓文,金王亦,郭开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矢状位平衡与髋臼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3):95-99.
作者姓名:彭大霖  郑欣  闫梓文  金王亦  郭开今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22100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5107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0224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01154)
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以及与髋臼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1例单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资料,所有受试者均为Ⅱ度滑脱,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L4滑脱组(n=43)及L5滑脱组(n=48)。所有患者均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以及正侧位X线片,测量过伸过屈位和侧位片的矢状位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sagittal inclination,ASI)与脊柱-骨盆参数,对两组的ASI变化范围与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性以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L5滑脱组比较,L4滑脱组的ASI翻转有着更明显的翻转范围(P<0.01)。L4滑脱组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小于L5滑脱组(P<0.05)。L4滑脱组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略小于L5滑脱组,L4滑脱组的LL翻转范围小于L5滑脱组(P<0.05),这表明L4滑脱的患者脊柱平衡所需的LL代偿更小,且脊柱活动范围更大。L4滑脱组与L5滑脱组的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以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可见PI与PT、SS、LL翻转范围密切相关(P<0.05),且ASI翻转范围与PI、PT、SS、LL翻转范围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不同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在同等滑脱程度下,髋臼活动程度、PI、LL以及腰椎活动度存在差异。

关 键 词:矢状位髋臼前倾角  腰椎前凸角  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参数
收稿时间:2023/2/6 0:00:00
修稿时间:2023/4/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