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浅论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
引用本文:许博文,赵维哲,李杰,曹璐畅,卢泰成,吴静远,李释心.基于“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浅论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J].环球中医药,2021(1).
作者姓名:许博文  赵维哲  李杰  曹璐畅  卢泰成  吴静远  李释心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946、81473463、81774289);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基金资助项目(D161100005116004);北京市科技新星交叉项目(Z171100001117128);中国中医科学院院级自主选题(ZZ11-028)。
摘    要:癌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肿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与癌性发热有着重大的关联性,即积聚病是因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结聚于局部而成,有形之瘤体阻滞无形之气机升降,必将郁闭阳气而生邪热,外越而发热,符合“有诸内,必形于外”。在论及治疗时应顺畅气机、宣散火热,益气升阳解郁以治本,散火清热利导以治标,临证结合李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理论,拟用升阳散火法辨治癌性发热,经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从“伏阳”辨治,可进一步丰富癌性发热的中医病机学说,为临证辨治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依据。

关 键 词:痞坚之处  必有伏阳  癌性发热  升阳散火法  因势利导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