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
引用本文:高斌,李劲松,贺克武,巢惠民,胡永胜,徐圣德,季亚莉.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767-770,I0004.
作者姓名:高斌  李劲松  贺克武  巢惠民  胡永胜  徐圣德  季亚莉
作者单位:台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安徽省合肥市230061
基金项目:合肥市重点科研立项项目;合肥市人才发展基金
摘    要:背景: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放疗手段,随着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的出现和CT、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逐步完善,使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得到进一步应用。目的:评价CT导向下留体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技术特征。设计: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4-01/2005-03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1例,共26个病灶,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方法:在CT导向下将^125Ⅰ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125Ⅰ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病灶中心选择较大活度的粒子,病灶边缘及重要器官附近选择较小活度的粒子,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植入粒子后病灶大小变化。结果。①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2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②每个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③11例14个病灶随坊5-7个月,植入后平均病灶大小明显小于植入前(1.84cm比3.41cm,t=5.723,P〈0.001);10例12个病灶随访8-10个月,植入后平均病灶大小也明显小于植入前(1.96cm比3.43cm,t=5.5778,P〈0.002)。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关 键 词: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学  介入性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04-00767-04
收稿时间:2006-08-02
修稿时间:2006-09-19

CT-guided iodine-125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
Gao Bin,Li Jin-song,He Ke-wu,Chao Hui-min,Hu Yong-sheng,Xu Sheng-de,Ji Ya-li.CT-guided iodine-125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4):767-770,I0004.
Authors:Gao Bin  Li Jin-song  He Ke-wu  Chao Hui-min  Hu Yong-sheng  Xu Sheng-de  Ji Ya-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