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 |
| |
作者姓名: | 吴征瑜 朱志栋 董漪 丁宏岩 韩翔 曹文杰 方堃 程忻 董强 |
| |
作者单位: | 吴征瑜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 朱志栋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吴征瑜,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 董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丁宏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韩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曹文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方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程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董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40); |
| |
摘 要: | 目的Essen卒中风险评估(ESRS)体系可准确评估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风险。而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病因分型。本研究着眼于传统与改良的TOAST分型与ESRS的关系,从而间接了解非心源性IS的病因分型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①对连续纳入的非心源性IS患者行ESRS评估,将其分为低风险组(ESRS〈3分)和高风险组(ESRS≥3分);②改良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小动脉病变(SAD),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SOD)及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SUD)。比较不同ESRS分值组之间TOAST分型的构成。结果纳入的316例非心源性IS患者中低风险组93例(29.4%),高风险组223例(70.6%),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以下简称AT)161例(50.9%),SAD68例(21.5%),SOD22例(7%),SUD65(20.6%)。不同ESRS分值组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构成存在一定差异(P〈0.0001)。低风险组中AT较少(18/93VS161/316,P〈0.0001),SOD较多(18/93 vs 22/316,P=0.003),而高风险组中SOD相对少(4/225 vs 22/316,P=0.012)。高风险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并无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的趋势(P〉0.05),小血管病变的比例也不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①ESRS分值愈大则出现罕见病因IS的概率可能愈小,而尚不可认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IS的几率就愈大;②ESRS评分系统所包含的危险因素对于大小血管病变的影响可能是等同。
|
关 键 词: | 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