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临床特征及肝酶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唐先发,沈颂科,王红艳,李卉.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临床特征及肝酶的相关性[J].安徽医药,2019,40(12):1350-1352.
作者姓名:唐先发  沈颂科  王红艳  李卉
作者单位: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230022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摘    要:目的 探讨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药疹临床特征、肝酶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住院的60例药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以0.5×109/L为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正常患者(23例)与升高患者(37例)。检测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评估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肝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在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升高的患者中,病程≥ 7 d、黏膜受累和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升高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高于正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药疹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R2=0.346、R2=0.295,P < 0.05)。结论 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与疾病临床病程较长、黏膜受累和肝功能损害相关,且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

关 键 词:药疹  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特征  肝酶
收稿时间:2019/6/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