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门菌感染的辨证论治
引用本文:宋云娟.沙门菌感染的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2):1105-1105.
作者姓名:宋云娟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    要:沙门菌感染是由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致病菌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及局部化脓感染型,或无症状型.临床上以胃肠炎型、伤寒型多见,均可表现为发热、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等,属中医学"湿温"范畴.《伤寒类证活人书>指出:"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抟,则为湿温……治在太阴,不可发汗,……白虎加苓术汤主之."近代医家称之为"湿温伤寒".明清诸温病学家则确定了湿温以脾胃病变为中心,涉及上、中、下三焦的病理特点:湿从热化归阳明,邪从湿化归太阴,故辨明阳明,太阴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立芳香开郁、解毒逐秽、淡渗宣窍、通阳利湿诸法.

关 键 词:沙门菌  感染  辨证论治
文章编号:1005-5304(2004)12-1105-01
修稿时间:2004年6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