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结直肠癌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魏瑶瑶,蒲芳芳,何夏梦,蒙婷,廖欣怡,郭鉴葵,庄文,胡雯.结直肠癌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13):2479-2484.
作者姓名:魏瑶瑶  蒲芳芳  何夏梦  蒙婷  廖欣怡  郭鉴葵  庄文  胡雯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剂科)
摘    要: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在四川地区长期生活的33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和33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粪便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Shannon指数较健康人低(P<0.05),而ACE指数、Chao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厚壁菌门(P<0.001)、放线菌门(P<0.01)降低,梭杆菌门(P<0.01)、疣状菌门(P<0.01)升高。在属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毛螺菌属、瘤胃球菌、粪球菌、霍氏真杆菌等相对丰度降低(P<0.01或0.05),UBA1819、毛螺菌科UCG.010、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P<0.01或0.05)。属水平肠道菌群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多尔菌属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四川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呈现有益菌较少、有害菌增多的特征,其发生可能与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颤螺科UCG.002等有关。...

关 键 词: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