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型渗透性水凝胶作为载体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植入治疗
作者姓名:黄帆  高阳  张玉民  杨丽军  褚丽萍  刘金剑
作者单位:300192 天津,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基金资助”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CAMS Initiative for Innovative Medicine,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ianjin;China,PUMC Youth Fund 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CAMS & PUMC
摘    要: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类新型的渗透性水凝胶,通过物理作用负载放疗剂,用于肿瘤的植入治疗。方法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聚合物PECT-RGD(其中,PECT为含环醚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RGD为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短肽),通过酰胺化反应和氯胺T法制备131I标记的透明质酸,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沉淀离心纯化法对标记的透明质酸进行分离纯化;小瓶翻转法验证凝胶的形成;MTT法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细胞毒性;利用放射性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研究小鼠体内植入的凝胶的体内稳定性及降解情况;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体积和肿瘤组织切片研究131I@PECT-RGD凝胶的体内抗肿瘤效率。结果聚合物PECT-RGD没有细胞毒性;在正常生理体温(37℃)下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并且可以在体内发生自降解;与PBS组相比,注射131I@PECT-RGD凝胶组和131I@PECT凝胶组均呈现较高的抗肿瘤效率,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968,P < 0.05);131I@PECT-RGD凝胶组与131I@PECT凝胶组比较,抗肿瘤效率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7.276,P < 0.05);3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78,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注射PBS组的肿瘤组织仅出现小部分坏死,注射131I@PECT凝胶组的肿瘤组织大部分坏死,注射131I@PECT-RGD凝胶组的肿瘤组织基本坏死。结论131I@PECT-RGD凝胶能够原位注射到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自降解性和抗肿瘤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肿瘤局部放疗方法。

关 键 词:肿瘤   水凝胶   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收稿时间:2017-01-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