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术式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
引用本文:周泽著,陈哲,郑月焕,梁裕,张兴凯,吴文坚,庄澄宇,曹鹏.不同术式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353-357.
作者姓名:周泽著  陈哲  郑月焕  梁裕  张兴凯  吴文坚  庄澄宇  曹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与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骨科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新百人计划)(XBR2011024);上海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基金项目(13430722100)~~
摘    要: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OVCF)几何学畸形的矫形能力,并探讨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与临床症状缓解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9例接受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老年女性OVCF患者,根据术式分为PVP组(56例)和PKP组(43例)。采用Mc Closkey-Black椎体几何学形态定量判定法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压缩椎体高度参数,整体判断压缩椎体的几何学形态为"正常形态"或"压缩形态",比较压缩椎体几何学形态变化情况及两种术式对几何学异常形态的椎体的矫形能力。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共有22例患者的"压缩形态"被矫正为"正常形态",总体矫正率为22.22%。PKP组矫正率高于PVP组,分别为34.15%和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的患者VAS评分为2.31±0.93,几何学畸形未完全矫正的患者VAS评分为2.60±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和PVP两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纠正压缩椎体的几何学畸形形态,PKP对椎体几何学畸形的纠正能力优于PVP;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矫正与临床症状缓解之间无明显关联。

关 键 词: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几何学形态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