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肾缺血后处理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引用本文:李文澜,柯伟,胡刚,刘先义.大鼠肾缺血后处理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699-1701.
作者姓名:李文澜  柯伟  胡刚  刘先义
作者单位: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
2. 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武汉市,430033
摘    要:目的:探讨后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对血清-氧化氮(NO)及-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对照组,建立肾I/R模型;Ⅲ组为实验组(即后处理模型),建立缺血模型,于缺血后再灌注前行反复多次的短暂再灌注及停灌注作后处理,Ⅲ组再灌注2min停灌注2min,反复3次。于24h测定大鼠血清NO、NOS、BUN、Scr的浓度以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Ⅰ、Ⅲ组比较,Ⅱ组NO、NOS明显升高(P<0.01)。Ⅰ组和Ⅲ组Scr、BUN较Ⅱ组明显降低(P<0.01)。Ⅰ组肾组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Ⅱ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坏死,肾小管管腔扩张,内见管型和坏死脱落细胞,管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Ⅲ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Ⅱ组。结论:后处理抑制NO、NOS的产生而发挥对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 键 词:肾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修稿时间:2007年9月2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