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转录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谢丽华,柴昊,叶云金,李生强,黄景文,陈娟,陈玄,陈赛楠,葛继荣.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转录机制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4):558-561, 600.
作者姓名:谢丽华  柴昊  叶云金  李生强  黄景文  陈娟  陈玄  陈赛楠  葛继荣
作者单位:1.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骨质疏松证候基因组学研究室,福建 福州 350003 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323);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8R1035-4)
摘    要: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 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 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关 键 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颗粒  肾虚血瘀证  转录组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