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黄江,徐国旭,魏晓红,季晓燕,金吉.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3,29(5).
作者姓名:黄江  徐国旭  魏晓红  季晓燕  金吉
作者单位: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摘    要:目的 观察眼底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方法 经散瞳检查明确眼底无明显DR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32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6只眼,女性10例16只眼;平均年龄(57.1±1.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2±0.3)年;矫正视力均≥1.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4例1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6例6只眼;平均年龄(53.0±5.6)岁;矫正视力均≥1.0.所有受检者均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1~5环N1、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颞侧、鼻侧视网膜的N1、P1波潜伏期及振幅密度.结果 1、2、3环P1波潜伏期病例组分别为(48.47±2.33)、(31.19±15.53)、(15.67±5.73) m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48±3.26)、(35.88±3.64)、(38.92±3.67) ms;两组1、2、3环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5、2.376、2.276,P<0.05).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病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07±2.19)、(14.13±2.76) nV/deg2;两组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明显DR之前P1波潜伏期即出现延长,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下降.

关 键 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  视网膜电描记术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in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clinically apparent retinopathy
Abstract:
Keywords:Diabetic retinopathy/diagnosis  Electroretinography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