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肝内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汤雨,千年松,周晓东.肝内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防护的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2).
作者姓名:汤雨  千年松  周晓东
作者单位: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诊断科,陕西西安,710032;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71
2. 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7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陕西西安,710032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诊断科,陕西西安,710032
基金项目: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摘    要: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器官损伤与多种临床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上肝脏缺血再灌注是肝脏外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肝移植、肝叶切除术、出血性休克等。它所导致的原发性肝功能损害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来源于再灌注时产生的急性活性氧,它会导致直接的组织损伤,并启动一连串的导致炎症、细胞死亡甚至器官衰竭的有害细胞反应。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很多,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作者综合相关文献阐述肝内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护。

关 键 词:肝内胆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发生机制  防护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