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黄开宇 毛传万 |
| |
作者单位: | 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温州325000(黄开宇),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磁共振室!温州325000(毛传万) |
| |
摘 要: |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家族性疾病。由于血浆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血中铜增加而在各脏器组织中蓄积,导致这些脏器功能、形态紊乱,使;临床表现多变复杂。常有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及肝脏、肾脏损害。本文对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改变分析如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7-12岁。病程2个月-7年。以锥体外系症状突出者5例,肝脏症状突出者2例,肾脏症状突出者1例。其中动作不协调3例,肌胀力增高3例,进行性反应迟钝2例,口齿不清1例,惊厥1例。…
|
关 键 词: | 肝豆状核变性 MRI 诊断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