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
引用本文:刘华君,刘文彬,王太森,许红波,汤雪晴.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机制及预后[J].四川医学,2007,28(3):325-326.
作者姓名:刘华君  刘文彬  王太森  许红波  汤雪晴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083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机制及预后。方法将病例组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等常规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VIG。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7干扰素(IFN-7)的检测分别采用APAAP方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并同期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胸片检查,随访2年。同期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常规组和IVIG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VIG组慢性心肌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病例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IL-2均下降(P〈0.01),其CD4^+/CD8^+比值、sIL-2R,TNF-α和IFN-7均升高(P〈0.05)。经IVIG治疗后,其T细胞亚群及IL-2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sIL-2R,TNF-α和IFN-7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紊乱,IVIG可调节其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肌炎的发生率。

关 键 词: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  预后
文章编号:1004-0501(2007)03-0325-02
修稿时间:2006年8月1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