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伦理倾销对中国的危害与防范对策
作者姓名:周吉银刘丹
作者单位:1.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基金项目:2019年陆军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伦理倾销对我国的危害及防范研究”(2019XRW04);陕西省健康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资助的“伦理倾销对我国的危害及防范研究”课题的一部分(JKWH2019-Q07)
摘    要:伦理倾销是指在伦理治理较宽松的中低收入国家开展不符合国际伦理准则的研究,该研究由于不符合伦理准则而无法在研究者所在国开展。伦理倾销主要发生在两个领域:第一,在高收入国家被禁止的研究在中低收入国家开展,导致受试者被有意剥削。第二,当研究者的伦理意识不足或所在国的伦理治理能力较低时,也可能引发伦理倾销。印度宫颈癌筛查、西非埃博拉疫苗、非洲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属于国际伦理倾销事件,也有俄国遏制伦理倾销的范例。中国最近几年的“换头术”“基因编辑婴儿”和“疟疾抗癌”等伦理倾销事件,持续引起国际社会的讨论和争议,暴露了监管的不完备。伦理倾销带来公正、剥削和科研廉正等方面的问题,欧盟为此制订了反伦理倾销准则。中国需遵守国际反伦理倾销准则,更要加快伦理治理能力建设,防范伦理倾销。具体措施包括:提升伦理规章的法律地位,完善伦理审查组织和架构,各部门联动和中省分层监管,增强委员辨识力以从源头遏制伦理倾销,培训研究者伦理意识和科普大众伦理知识。使伦理治理能力建设跟上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切实保护临床研究受试者的权益。

关 键 词:伦理倾销  伦理审查  临床研究者  科技伦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