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病理机制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比较
引用本文:向远阳,张保朝,高军,温昌明,兰端云,李平,崔萍,张东焕.不同病理机制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6):60-64.
作者姓名:向远阳  张保朝  高军  温昌明  兰端云  李平  崔萍  张东焕
作者单位:1.新乡医学院研究生院453000;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73000;3.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473000;4.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473000;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102310079)。
摘    要: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和栓塞两种病理机制导致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O)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16例AVBO患者,根据病理机制将其分为ICAD组72例和栓塞组44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中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闭塞位置、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侧支循环血管造影评分(ACGS-BAO)〕、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成功情况、围术期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卒中史、吸烟史者占比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BATMAN)、静脉溶栓率、发病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D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闭塞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D组闭塞部位常见于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中段,栓塞组闭塞部位常见于基底动脉上段。ICAD组患者ACGS-BAO高于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成功率、围术期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D可能是AVBO患者更常见的病理机制,病理机制为ICAD的AVBO患者术前GCS评分可能低于病理机制为栓塞者,且前者的闭塞位置常见于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中段,后者的闭塞位置常见于基底动脉上段。两种不同病理机制的AVBO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相当。

关 键 词: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病理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